观点网 太原是碧桂园重启拿地之后,又一个落子的二线城市。
5月18日-19日,碧桂园成功摘得太原尖草坪区三给片区SWG-2310、双塔片区HGZ-2301和HGZ-2302共三幅地块。
资料显示,其中SWG-2310地块土地面积4.56万平方米,用途为住宅、商业、托幼;HGZ-2301地块土地面积2.66万平方米,HGZ-2302地块面积1.38万平方米,两幅土地用途均为住宅兼容商业。
更早之前,这家龙头房企于4月25日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以总价28.25亿元、成交楼面价约2.67万元/平方米竞得滨江区BJ0107-R21-13地块,溢价率达到11.88%。地块土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4.23万平方米。
生存规则的剧变,让“活下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心态和策略转变。
以碧桂园为例,该公司自2014年开始不断下沉至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拿地,成为了许多小县城第一家进驻的品牌房企,也一度成为行业内最坚定看好低线市场的从业者。
截至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财年半年度,碧桂园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17587亿元中,目标为三四线城市的权益可售资源为8403亿元,占比47.78%。
当时棚改逐渐退烧,三四线市场面临较为严峻的政策前景。但在同年3月份的业绩发布会,面对质疑,时任集团主席杨国强就坚称,人们对三四五线的看跌没有依据。
一年后,碧桂园管理层仍然对外宣称将坚持一线到五线的均衡布局。据当年流传的拿地策略,碧桂园的区域布局原则为:“坚持深耕三四线,坚决下沉五六线,谨慎投资一二线。”
这背后,是碧桂园看中三四城市作为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最主要空间。通过在人口超过100万的低线城市落子,碧桂园的确曾在数年间享受着强大购买基础、蓬勃购买力带来的较高投资转换率。
但随着近两年来,经济预期转弱的推动下,资源人口持续往一二线城市聚拢。各地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加剧的态势,一方面三四线房产价格出现明显调整,而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楼市却尤为坚挺。
在此背景下,碧桂园的投资策略出现转变。
“三四线市场波动性比较大,稳定性弱于一二线,尤其一二线的强一线,强二线城市热点的地区。”集团执行董事及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在最新的2022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碧桂园2023年的投资方向将聚焦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和三四线城市核心区位。
碧桂园对三四线城市投资热情的回落,体现在2022年拿地结构上,这年碧桂园于一二线城市权益拿地金额占比71%,三四线城市占比则从过往60%以上收缩至29%。
另一方面,经过2020年的又一个拿地小高峰后,碧桂园土地投资从2021年开始呈现收缩的趋势。出于财务安全性考虑减少拿地,就更要令土地质量得到保证,因此也必须往更具确定性的一二线城市靠拢,逐步提升一二线城市的投资额和土地储备占比。
资料显示,2021年碧桂园全年权益拿地金额1416亿元,拿地销售比25.38%较2020年下降11.28个百分点。翌年,碧桂园更仅在公开市场新增9个项目,以权益金额60.9亿元为代价,分别获取佛山、张家口、兰州等地几幅低溢价率地块,拿地销售比降至约3%左右。
去年12月疫情防控政策得到放松,经济活力得到释放。在2022年年度总结会上,碧桂园集团管理层就提出要重新启动重资产类投资。
据了解,从年初开始,碧桂园便积极参与了北京、南京、成都、杭州、合肥、上海等地公开招拍挂活动,虽然并未有太多斩获。包括在3月23日与建发、绿城、龙湖等42家房企及联合体争夺北京朱辛庄0028地块。
直至最新4月、5月碧桂园接连在杭州、太原连落四子。
根据来自碧桂园5月月度管理会议的指示,该公司提出:“要更加努力地做好确定性市场、确定性项目。”
这展现出碧桂园在重启拿地的同时,又需要保持一定的保守研判。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碧桂园管理层在年初业绩会上也判断,市场仍处在筑底复苏的阶段,因此现阶段的经营仍是以安全为先。
体现在最新的拿地动作上,碧桂园时隔近4年再度布局杭州已能说明其策略偏向。杭州是国内目前实力最强,经济最具活力的二线城市之一。
而在太原,据悉,新获取的SWG-2310地块计划用于太原碧桂园凤凰城项目后续开发,HGZ-2301和HGZ-2302地块也是碧桂园·玖玺臺项目的补充用地。
(责任编辑:徐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