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己。持续增长的动力电池需求和不断被推高的新能源车价,让车企在深度绑定电池企业的同时,将对产业链的把控权伸向电池制造源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以下简称“大众(中国)”)近日宣布,与华友钴业(603799)和青山集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拟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布局电池原材料供应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池既是核心又是降本的关键,对于转型中的大众汽车而言,稳定的电池供应必不可少,为此大众汽车不仅绑定电池厂商,更开始投建电池工厂。不过,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如何控制成本成为大众汽车面临的问题。
涉足原材料上下游
按照规划,大众(中国)与华友钴业、青山集团计划在印尼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三方会将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投入到电池原材料生产中。预计满产后,该合资公司的原材料总产能可以满足160GWh电池所需的镍、钴原材料供应。
同时,大众(中国)还计划与华友钴业建立合资公司,专门从事镍、钴硫酸盐的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华友钴业方面表示,公司与大众(中国)及青山控股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分别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拟共同布局印尼镍钴资源的开发以及镍钴硫酸盐精炼、前驱体加工和正极材料生产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一体化业务。
据了解,成立于2002年的华友钴业,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材料和钴新材料研发及制造,主要产品为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钴的化学品及铜镍金属。青山集团则为全球最大的从红土镍矿到镍铁、不锈钢的一体化产业,被称为“中国镍王”。目前,该集团旗下拥有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鼎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拓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大集团,企查查App显示,青山集团目前间接持股企业达212家。
对于此次合作,大众(中国)方面表示,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电池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强在快速增长的电动出行领域的竞争力。此次合作旨在实现成本优势,确保原材料供应,实现透明、可持续的供应链,同时加强在包含前驱体、正极材料等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协同。
护航“2030战略”
“电池是核心竞争力”,这是大众汽车对未来竞争给出的判断。联手上游企业入局电池原材料,将进一步保障大众汽车转型中核心竞争力的稳定性。
去年7月,大众汽车发布“2030战略”时,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赫伯特·迪斯表示,预计到2030年大众汽车电动汽车销量将占其总销量的50%,去年该占比仅为3%。而对于至关重要的中国市场,大众汽车的目标为,到2030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份额提升至与燃油车市场同等的份额。
高增长目标的背后,如何更好地保证电池供给成为大众汽车思考的问题。在“2030战略”中,大众汽车方面认为,2030年“电”将成为核心竞争力,而“电池电芯与系统”和“充电与能源”也将成为大众汽车新技术部门下的两大支柱。为此,大众汽车正提升电池相关竞争力并降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同时引入标准电芯,应用于集团旗下各品牌约80%的电动汽车上。
根据规划,2030年前大众汽车将携手合作伙伴在欧洲建设总产能达每年240GWh的6座超级电池工厂,其中3座工厂分别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德国萨尔茨吉特和西班牙瓦伦西亚。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在与宁德时代(300750)合作的同时,还斥巨资入股国轩高科(002074),并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深度绑定电池供应商。根据大众汽车规划,将携手国轩高科在萨尔茨吉特建立全新电池生产中心,涵盖电池技术中心、电芯测试实验室、电芯试点生产线及电池回收试验工厂,为2025年量产的电芯工厂打下基础。
中国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对于车企而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就是电池。但外部采购需依靠供应商,此次大众(中国)布局原材料端,将进一步打造闭环供应链。
欲解成本压力
无论电池还是原材料,大众汽车从“拿来主义”到“自给自足”仍来自于成本压力。
为满足欧盟绿色协议要求,大众汽车电动化车辆占比需从30%升至60%。这意味着,大众汽车需要更多的电池,同时为保证企业利润,控制电池成本也成为关键。大众汽车方面预测,到2030年,在全部量产车型中的电芯成本将整体降低30%,其中在入门级车型上将降低高达50%的电池成本,为实现降本目标,大众汽车开始寻求电池研发的可能性。
不过,推高成本的不仅是技术,更来自飞涨的原材料价格。今年初以来,锂、钴、镍三大主要电池金属价格不断上涨,使电池价格上涨约18%。
数据显示,今年2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涨至9000元/吨,均价达45.4万元/吨;各规格氢氧化锂价格上涨8500-10000元/吨;磷酸铁锂价格上涨2500元/吨。高盛分析师表示,若镍价达到每吨5万美元的历史价位,则每辆电动汽车的价格可能会上涨1250-1500美元。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锂、钴、镍等关键原材料已成各大电池厂商布局的重点。据悉,印尼为全球镍储备量最多的国家,2021年产量高达1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7.04%。
不过,2020年起印尼禁止镍矿石出口,对此有消息称,宁德时代、LG化学等厂商将在印尼建厂。大众(中国)相关人士表示,此次与两家公司合作将有助于实现集团电池成本降低30%-50%的长期目标,同时通过技术协同不断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关键性能。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刘晓梦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