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市场风起云涌:中国品牌已经全面超越合资?
今年一季度,纯电汽车销量达95万辆,增幅为133%,但混动产品增幅远超过纯电,尤其是PHEV(插电混动)车型再一次远超HEV(混动)车型的销量总和,增幅高达211%。
2022-07-05 09:33:01
来源:和讯网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油价直奔10元关口的当下,如何探索出一条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成为汽车产业的核心课题。

面向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多元化的汽车需求,一度被认为是过渡技术的混动路线开始复苏,比亚迪(002594)、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龙头企业纷纷推出最新一代混动技术,以咄咄逼人之姿推动中国品牌在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数据是有力的证明。今年一季度,纯电汽车销量达95万辆,增幅为133%,但混动产品增幅远超过纯电,尤其是PHEV(插电混动)车型再一次远超HEV(混动)车型的销量总和,增幅高达211%。2022年1-5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远超同期纯电车型的产销增速。

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浪潮呼啸而来,混动市场迎来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短期爆发还是长期利好?目前自主品牌混动技术水平是否初步具备优势,可与日系相抗衡?混动市场风起云涌,技术路径不尽相同,究竟谁在混动领域略胜一筹?车企如何突出自身优势先发制人?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希望用一场酣畅淋漓的云沙龙对话,一探究竟。

本次聚焦混合动力汽车的云沙龙由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主编、21世纪新汽车研究院执行院长何芳主持,对话嘉宾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以及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思英,力求从技术、市场和行业多个维度解析高端智能混动的前景与趋势。

中国品牌混动产品开始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混动市场迎来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是短期爆发还是长期利好?

崔东树:从整个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来看,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呈现全面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插电混动近两年表现特别突出,2020年插电混动规模为21万台,2021年为58万台,今年1-5月达到40万台,几近去年全年水平,渗透率达21%。

一方面,油价高企的情况下,消费者既想体验燃油车的驾驶感受和补能的便利性,又对节能和智能化有需求;另一方面得益于插电混动技术的突破,近期份额大幅提升,拉动插混实现150%的高增长,同期纯电车型增幅在80%左右。

徐向阳:第一,自主插电混动的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产品构型、能效等关键的技术指标超越欧洲和日本两田;第二,近年来经过市场考验,自主插混产品走向成熟;第三,插混车型在政策方面包括购置税、牌照、路权等存在优势;第四,插混车型解决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良好驾乘感受以及较低的油耗也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我认为未来几年插混会持续保持增长。

《21世纪》:业内有一种说法:“世界上只有两种混动,一种叫丰田,一种叫其他。”2021年以来,自主品牌推出混动技术,如吉利雷神智擎Hi·X、比亚迪DM-i等,都将日系混动产品当作超越的对象。目前中国品牌混动技术水平是否初步具备了优势?

徐向阳:世界上有两种混动,一种是丰田混动,另一种是其他,几年前是这样的,但目前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看,两田一定程度上处于落后状态。

我们团队做过研究,从动力角度讲,混动系统发动机并不需要太多挡位,但如果只有一个挡位也并非理想状态。就混合动力而言,兼顾动力性、经济性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我们做的理论研究表明,串并联混合动力变速器三挡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案。当然这是纯理论分析的结果,最终产品的性能和混动系统的具体构型、匹配、标定、能量管理策略等诸多因素有关。

2021年是中国自主混动元年,自主混动市场快速增长,市占率快速提高,同时自主品牌把各自最先进的混动产品推向市场,如吉利雷神、比亚迪DM-i等,并将其作为一个品牌的方式经营。

我认为目前中国品牌的混动产品在技术性能方面已全面超越本田和丰田,我国混动技术也经历了从过去的跟跑,发展到今天的并跑甚至领跑。

《21世纪》:目前混动技术路线包括哪些?从成本优势、技术成熟度以及安全性等角度出发,哪种路线将会成为主流?

徐向阳:目前国内混动变速器的技术路线基本上代表了全球混动变速器的主要技术路线,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采用双电机的串并联混动变速器(比亚迪DM-i、长城柠檬、吉利雷神),另一类是采用单电机的并联混动变速器(长安蓝鲸iDD)。

不同技术路线在性能、结构的复杂程度和成本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各有优劣。汽车市场很大,不同车型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消费群体。混动变速器技术路线有技术和产业基础的传承,没有最好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只有最适合企业自身优势和车型的技术路线和产品。

陈思英:我同意徐老师说的技术底蕴的传承,关键的是在造车过程中体系力的最佳匹配,建立在自身优势之上,给消费者带来很好的驾驶体验。

关于成本方面,我想补充几点:首先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摆在首位,既要考虑刚需,比如上海购买PHEV车型可以送牌照,比购买燃油车成本要低很多;又要考虑到年轻用户群体倾向个性、智能体验,插电式混动车型可能是他们的选择。

其次出于购买成本的考量。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影响,目前市场价格背离了正常的价格曲线,当供需矛盾回到正常曲线时,成本仍存在下降的空间,此外各家企业的技术革新也会进一步降低成本。

《21世纪》:目前合资品牌中同车型的PHEV版本和燃油版价差最少在7万元,为什么外资品牌的插混车型成本降不下来?

徐向阳:插混版和燃油版的成本差别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动力电池,目前国内插电混动产品续航里程多在100公里以上,有的达到150公里甚至更多,适配的动力电池度数会增加,成本显著增加。另外现在普遍采用双电机串并联混动技术路线,一个发电机,一个驱动电机,混动变速器成本比传统燃油车自动变速器成本贵一万元左右。

自主品牌插电混动比国外成本控制得更好的原因,一是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等企业成为全球最主要动力电池提供商之一,销量规模优势带来成本下降;二是我国混动变速器的成本比国外要低,二者相加自主品牌插混车型比合资要低,也比同级别的纯电车型价格便宜。

《21世纪》:领克现有车型中,燃油版、插混版以及混动版销售比例如何?未来产品规划如何?

陈思英:目前PHEV版本在领克产品中渗透率达到21%,领克09 PHEV版本比例更高,大概占比七成。另外领克06 PHEV版本入门级价格在十五六万元左右,也占据了较高比例,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现阶段油价高企也推动了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销售。

6月6日领克推出智能电混Lynk E-Motive技术,今年将发布四款搭载Lynk E-Motive技术的产品,两年内再推出三款车型,覆盖A级和B级主流市场。近日Lynk E-Motive旗下首款油电混动车型领克01 EM-F迎来预售,共推出三个版本,预售价格区间为18.8-21万元。到2025年,领克全系产品搭载Lynk E - Motive技术,实现全系产品电气化。

纯电和插混并驾齐驱向前发展

《21世纪》:关于未来插电混动和纯电动的发展,二者各占半壁江山?还是插电混动是一个过渡形式?

崔东树:这取决于区域差异。比如在热带地区或比较适合电动车的地区,电动车未来是主流,插电混动市场表现相对较弱。但在北方或中西部等配套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插电混动有巨大优势,尤其像东北、华北地区,未来插电混动将成为主流车型。未来一段时间,插电混动和纯电将并驾齐驱向前发展。

徐向阳:插电混动和纯电动并非你死我活的关系,纯电动技术的进步也会带动插电混动技术的进步。另外从技术层面讲,纯电驱动和插电混动给消费者带来的驾乘感受不一样。当然也存在地域性质的差异。我认为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二者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在各自的细分市场拥有相应的用户。

陈思英:从用户角度看,插电混合动力是比较重要的选择,成本比纯电要低一些、没有里程焦虑、补能方便、在许多地方有路权以及停车便利和购置税优惠等,可油可电可诗可远方。

虽然纯电动车以较快速度发展,但某些方面会受到一些限制,比如电网安全、补能设施的完善、电车的可靠性以及购买成本等是用户不得不考虑的。

总体来看,混合动力也好,插电、纯电也罢,只是汽车智能化、电气化、节能化发展的不同路径。

《21世纪》:对车企而言,混动的竞争开始进入跑马圈地时代,如何突出自身优势先发制人?有观点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未来会趋同,真正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的是智能,您怎么看?

徐向阳:混动产品竞争的核心是企业结合技术路线、产品定位和自身条件,把产品做到极致,通过智能化技术,使混动产品形成企业独有的技术特征和品牌特征,打造差异化提高竞争力。

崔东树:中国车企在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合动力表现得更加激进,发展更加多元。欧盟近日出台了一些禁燃政策,但欧盟规模仅占2000万,世界汽车总量达9000万,这也为中国企业带来商机。在有效立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我们在世界市场要占据更多空间。在高油价以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动产品有更多发展机会。

陈思英:首先,目前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性格是竞争的流量密码。领克用六年时间建立了一个最潮流的品牌,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调研,客户群体是所有汽车品牌中最年轻的,平均年龄只有32.3岁。领克品牌的性格俘获了年轻态人群的喜爱,品牌被认可,产品才会被选择。

其次,出海国际化。领克品牌诞生伊始提出了生而全球开放互联,2020年实现出海,目前领克在欧洲七国和亚太地区都输出了产品,确立了领克混合动力车型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这是一个竞争高地。

在产品趋同的情况下,我们要共同把握混动大发展的趋势,利用品牌个性捕获目标人群,并发挥自身的产品特征。最重要的是在产品层面满足用户体验,立足用户用车场景来定义任何一款产品。

(作者:宋豆豆 编辑:张明艳)

(责任编辑:冀文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