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最新定调:总量结构齐发,稳增长贯穿全年
2022年货币政策正式揭开面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2022-03-07 08:48:41
来源:和讯网  
作者:第一财经日报 杜川

2022年货币政策正式揭开面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从外部看,主要经济体通胀持续升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从内部看,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后续货币政策如何发力颇为关注。

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容,今后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主体迫切需求等情况下,更多形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有望出台实施。

更多形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有望出台

面对经济发展中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政策将贯穿2022年全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与去年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保持一致,即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增强有效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就业优先政策要提质加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及时动用储备政策工具,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这也让市场关于货币政策的讨论再次升温。

“当前,总需求不足仍是影响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为此,货币政策要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中国民生银行(600016)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MLF操作等调节市场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也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着眼于稳定房地产市场运行,顶住上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是货币政策集中发力期,主要目标是量价配合,既要将社融、信贷增速适度提上去,又要引导市场利率和企业贷款利率降下来,即宽信用和宽货币同步推进。下半年经济回暖后,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有可能回撤。

不过,会否动用总量货币政策工具还需相机抉择。在光大证券(601788)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看来,一般来说,如果前期政策效果明显、经济下行压力减弱、市场预期持续好转,那么使用上述工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会相应下降一些。

事实上,实体经济显然已感受到了货币金融环境的变化。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形成了单月统计高点,明显超出了市场的预期;2月,制造业PMI为50.2%,高于1月0.1个百分点,持续位于扩张区间,景气水平稳中有升;2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8.7%,高于1月1.2个百分点,升至近期高点。

“(这些数据)都体现出企业的市场预期进一步回暖,反映出稳健货币政策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张旭对记者说。

为应对三重压力,去年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开始发力支持稳增长。央行连续两次全面降准,优化银行资金结构,下调逆回购、MLF、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引导LPR两次累计下调15个基点,新增支小再贷款,推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总量和结构政策工具并举。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

基于此,市场也在关心,今年货币政策工具箱还将有哪些“上新”?

温彬认为,政策工具而言,近年来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扩容,央行创新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出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再贷款,部署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的后续安排。在此基础上,今后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市场主体迫切需求等情况下,更多形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有望出台实施。

结构性工具托底小微

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相比,2022年的报告并未对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提出具体目标,但“扩大新增贷款规模”这一表述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出政策层对于稳信贷、稳信用的决心。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引导金融机构准确把握信贷政策,继续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企业给予融资支持,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作用。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努力营造良好融资生态,进一步推动解决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近年来,一系列纾困措施让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得到缓解。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已步入深水区,普惠小微贷款应从追求规模和速度转向追求质量和效能。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记者表示,未对大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提出目标,表明下一步工作重心应在于建立长效机制,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深化供给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明显提升小微金融供给质量、效率、效益,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整体效能。未来一段时间,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应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深度运用金融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改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生态,推动小微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市场普遍认为,政策托底支撑小微企业发展,结构性货币政策托底成为2022年小微政策思路之一。

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22年货币政策将会利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的双重功能,精准发力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增强欠发达区域的发展能力。

张旭认为,货币政策要致广大而尽精微,精准发力更多地依靠结构性工具来实现。结构性工具的“调结构作用”不仅可以引导资金更多地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领域,其“加法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今年可以继续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挥好支农支小再贷款的积极作用,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此外,预计人民银行还将综合施策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并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