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多方扩产力度加大,硅料产能过剩并引发价格回调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短期内,国内硅料市场仍然难改火热局面。
国内多晶硅料价格近些年来首次站上28万元/吨,创下阶段性新高,市场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之下,龙头连签大单。6月22日晚间,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发布公告,买方宇泽半导体(云南)有限公司(下称“宇泽半导体”)与其签订了2022年到2026年共16.11万吨的多晶硅料。按当前市场报价,这笔订单的销售额将达到385亿元。而这已是通威股份今年以来签下的第三张硅料销售长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通威股份近三个月内公告了三份多晶硅料销售长单,交易总量合计58.08万吨。按签订时的市场报价,销售额累计将达1336亿元。
与此同时,一些玩家加快扩产步伐。南玻A(000012.SZ)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公开发行可转债募资28亿元,用于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债务。
火爆的多晶硅市场
当前,长单的锁量不锁价“消耗”了硅料供给端大部分的产量计划。因此,采购市场上常常出现因硅料紧俏导致“无料可签”的现象。
在超签锁料、急单抬价等“内卷”因素的推动下,今年以来国内多晶硅价格几乎每周都维持在小幅上涨的走势。而逐渐积累的溢价,更是令硅料价格在本周创下阶段性新高。
6月22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和单晶致密料的价格分别达到27.31万元/吨和27.04万元/吨。
然而,高位的价格并没有吓退买家,企业保供锁量的举措促使硅料市场始终维持紧平衡的状态。
火爆的硅料需求让厂商不愁销路。通威股份在最近上述销售公告中表示,合同为长单销售合同,合同的签订有助于公司多晶硅产品的稳定销售,对公司业绩有积极影响。
此外,从各路买家的身份也可以看出,硅料的抢购者中不乏新老光伏面孔。
例如,最近与通威股份签订硅料采购协议的三家企业中,既有龙头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也有“新势力”宇泽半导体和青海高景太阳能(000591)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高景太阳能”)。
成立不过五年的宇泽半导体,今年以来在光伏行业频频发力。在此次与通威股份签订大单之前,该公司于今年5月份与设备厂商金博股份(688598.SH)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光伏高纯热场碳/碳材料、高纯保温材料在单晶N型热场领域的技术和商务合作方面达成协议。
几天前,硅片“新秀”青海高景太阳能作为买方,与通威股份签订采购协议,计划在2022年到2026年间向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合计采购不低于21.61万吨多晶硅产品,销售总额约509亿元。而这笔订单更是创下了光伏行业内迄今为止成交额最大的硅料销售合同。
算上与隆基绿能今年4月份签订的20.36万吨的长单销售合同,通威股份仅在这三家光伏企业身上就锁定了超过1300亿元的订单。
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指出,硅料价格持续上行主要是因为需求的旺盛和硅片产能的继续扩张——印度市场、欧洲市场和国内分布式光伏市场持续火爆,且隆基绿能、中环股份(002129)、上机数控(603185)、双良节能(600481)等企业延续硅片产能的扩张亦是主要原因。
目前,上游的涨价正在推动全产业链成本上升,可硅料产能何时能与当前高增的需求匹配尚难预测。在行业的高景气度与国内外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原料的紧俏程度还在加剧,因而硅料整体“紧平衡”的基调较难以改善。
“目前来看,硅料仍将是光伏主产业链中供应最紧张、产能弹性最小的环节。”中信证券(600030)认为。
拥挤的高利润赛道
尽管在机构眼中,硅料产能在光伏主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弹性最小,但不可否认的是,各大硅料厂商正在加大扩产力度。尤其是一些新玩家,更是加快融资步伐,确保项目投产。
6月22日晚间,南玻A发布公告,拟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8亿元。这其中,20亿元用于年产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44.91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了解,南玻多晶硅项目位于青海省,实施主体为南玻下设孙公司青海南玻日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21年11月成立,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对此,南玻表示将对该孙公司增资或其他融资方式来实施项目。
南玻表示,上述多晶硅项目建设周期20个月,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33.89亿元,年均净利润8.63亿元。预计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为5.19年,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8.64%。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备案,正积极办理项目涉及的环境影响评价手续。
事实上,南玻作为国内光伏玻璃领域的头部企业,其对于多晶硅料的重金投资可谓大手笔。该公司认为,在光伏发电产业供应链各环节扩产周期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下,高纯晶硅扩产周期长达1.5至2年,而下游硅棒/硅片扩产周期为6至9个月。因此,“现阶段布局高纯晶硅产能扩张计划方能有效满足未来需求,且新增产能的市场消化前景良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南玻凭借子公司宜昌硅材料1万吨/年的多晶硅产能,在近两年来崭露头角。而在行业所统计的2022年多晶硅新增项目中,南玻这1万吨项目包括在内。
值得一提的是,光伏玻璃产商跨界多晶硅并非南玻一家。
去年12月,另一家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信义光能与云南曲靖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年产20万吨多晶硅和2万吨白炭黑,日熔化1400吨浮法玻璃、2400吨光伏盖板项目,三个项目总投资230亿元。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自去年2月份以来,多晶硅领域迎来了十多家新老面孔的投资簇拥,涉及规划总产能300万吨,累计投资总金额超过2700亿元。
虽然业内认为,随着多方扩产力度加大,硅料产能过剩并引发价格回调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短期内,国内硅料市场仍然难改火热局面。
不过,对于新入局者而言,能否对抗产能真正落地时市场出现的“踩踏”风险,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曹恩惠,费心懿 编辑:张伟贤)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