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后的深度思考
学位足了,学校多了、老师资源更优质了,涌现更多的人才将指日可待。
2021-12-14 09:43:51
来源:和讯网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特约评论员 宋清辉(经济学家)

自1985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以来,“减负”一词的提及似乎就没中断过,无论是早前黄冈中学的高考神话,还是现在衡水中学培养的大批量优秀人才,勤奋、刻苦、题海战术、没有休息日,一直都是高考高分的重要秘籍。在减负的呼声中,一代代学生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为什么?因为有的学校老师会告诉学生,“别人减负,你加负,超过成千上万的人指日可待”。此类现象不时发生,令人深思。

学生众多压力之中,有一重压力来自家长,现在的人们喜欢称之为“焦虑”,而家长的焦虑来自老师、学校和社会。有的老师会对家长说,“孩子成绩不好、心理不好、表现不好,关键在家庭,不能依赖学校,家长要对孩子做好引导”。可学生一旦成绩优异,甚至拿了知名奖项,老师则会说,“学校为了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汗水,老师为孩子的成长更是白了头发”。鲜有提及家长的默默付出,更是极少有人会感谢家长向学校输送了一位好学生。

为了缓解学校、老师施加的压力,家长们不得不通过强化孩子的学习,释放心中的焦虑,这种方式就是“课后辅导”和“学科培训”。所谓“学科培训”,是家长希望孩子课后“查漏补缺”“巩固基础”“提高成绩”考虑之后的一大实践,然而效果如何并不清楚。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课后的学科培训意味着每日学习时间延长,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会因为“摊薄”课后培训而减弱。当然,若是上了辅导班后孩子成绩有了提升,自然是辅导班的功劳以及他们对外广告上的新宣传爆点;若是孩子成绩没有进步甚至倒退,可能会归结为孩子不够用功刻苦,或者不够用心。

其实,学生若是能够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课前能够做好预习、课后能够好好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和书本中的习题,就能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科培训的意义也将越来越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参加各种“学科培训”都更加具有意义。每日背诵几个新单词、默写几个公式、朗读几篇范文,长时间的积攒必然会让学生的各科学科成绩有质的飞跃。

虽然我国各地都在不断兴建学校,“学位紧张”这个名词似乎就没有“停”下来过,在老师数量不足的背景下,有时候一位老师要对数百名学生的某项或多项成绩负责,压力不小。不过,在“双减”政策出台之前,各培训机构拥有一大批高质量授课老师;“双减”政策出台后,授课老师不得不接受人事调整。教师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如果能让这些机构的授课老师进入校园、继续教授学生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将起到有益的补充和推动作用。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培训机构的“学科培训”经历的老师,可以以合同制的形式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对表现突出的老师转为事业编制,此举既部分解决了教师的就业问题,又提升了“教学能力”,还大大缓解了“人才压力”。

面对“双减”政策,似乎有些学生、家长、老师们感到非常不适应,其实将教育尤其是学科教育作为一种盈利模式,并占用学生大量的课后时间,其本身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由于这种不正常现象长时间存在,反而成为了一种“正常现象”。如何过渡恢复至正常,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

家庭方面,需要家长们逐步放下焦虑,要相信一切都会逐步变好。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代表数十年以后也难找工作,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科技如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的工作将会越来越轻松;另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适龄人员数量减少,就业竞争将逐步降低。学校方面,需要老师们做到为人师表,全心全意为学生们服务。课堂上认真授课,课后耐心答疑解惑;学校在家长下班前组织安排兴趣小组、第二课堂、课后答疑等多种课后辅导安排,既可以让孩子对学到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又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为广泛的知识。社会方面,需要多使用并优化已有的资源,例如丰富少年宫、科学馆等公益场所相关内容,便于学生们可以学到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例如运动场、体育馆等,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后锻炼身体。

几十年前,韩国“双减”出台后,也经历了“执法队打击辅导班,家长和辅导老师扮演八仙过海,让老师深夜回家辅导,或者伪装成亲戚,在家帮助孩子辅导,条件好的老师带到别墅一对一,条件不好的让老师在私家车里教书”等“秘密补课”。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纠正和防范“秘密补课”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关键还是在学校:一是提升授课老师的水平,令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受、掌握各种知识、考点;二是尽可能推动小班教学,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三是大幅提高教师薪酬、设定较高的违规成本,令老师不愿、不敢在外授课,减少部分不公平情况。

检验学习成果应循序渐进

补课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好成绩,之所以存在考试、选拔、评价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虽然不是最好的检验办法,但目前为止没有更好的检验办法可以取代。

笔者认为,学习效果的检验方法应该循序渐进,例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可以视情况取消低年级的考试,检验方式就需要老师们辛苦一些,多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考察学习掌握情况;对于其他年级的学生,可以在考试试卷中由易到难,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多心理压力。在考试成绩方面,不排名、不竞争,尽可能在细节方面降低学生们的身心压力,减少家长们的忧虑情绪。

对于不以分数论英雄的家庭,会为孩子报名“非学科类培训”。这类培训是否值得,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培训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意义,有些早已成为敛财工具,例如曾经被曝光了的“量子纠缠速读”,骗局充分利用了家长望子成龙的焦虑心理;再例如红极一时的记忆术训练,也是充分利用家长焦虑心理,认为孩子学了之后就有过目不忘的记忆术。另一方面,琴棋书画、体育竞技等传统既能培训,虽然谈不上对学生成长或未来发展有好处,但也能起到一些促进作用。学科与非学科培训的劳逸结合,一定程度上能够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多了解或接触一些技能,也就是俗话说的“艺多不压身”。

当前,不少家长和学生都接受了“非学科类培训”,美术、舞蹈、武术、钢琴、小提琴等培训吸引了许多家庭,家长们认为孩子未来必须有一技之长,因此选择“从娃娃抓起”,从小培养,希望他们能形成一项或多项专长。然而,这种想法的起点,本质上来说还是焦虑。

实际上,焦虑大可不必。在校园建设上,我国学生在校学习效果欠佳,其中一个最大短板就是班级人数太多,授课老师不便管理,因此会将培养重点放在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身上。将来,随着培训机构的老师分流到学校,以及未来还有大量优秀人才从事授课工作,预计我国的教育将逐渐向“小班化”“精细化”转变。这样也会便于学生学习,例如可以在放学之后,向学校各科老师咨询学习上遇到的难题,老师也方便做好答疑解惑的配合,保证学生真正地学懂弄通。

学位足了,学校多了、老师资源更优质了,涌现更多的人才将指日可待。

(责任编辑:张泓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