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习文(中国民生银行(600016)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7月份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约0.9%(合570点),小于同期美元指数1.5%的涨幅。在经历了二季度先贬后稳的“补跌”之后,三季度以来人民币汇率虽然整体小幅贬值,但考虑到复杂多变的外部发展环境与季节性购汇因素后,当前人民币汇率依然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
外部环境与季节性购汇因素施压人民币汇率。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仍在经历高通胀与经济增速放缓的滞胀周期,美、英、欧等经济体先后加息,不惜以可能的衰退风险来应对高企的通胀形势。
7月22日,欧央行11年来首次加息,将主要在融资利率由0%升至0.5%,加息幅度50bp超预期。此外,欧央行推出了TPI(传导保护工具),意在危机时入场购买边缘国家债券,同时也保留了PEPP(大流行病应急计划)的灵活再投资。在以上两项工具的保驾护航下,欧央行未来加息抗击通胀的决心将更为坚决,市场预期9月将继续加息50bp。
7月28日,美联储如期加息75bp,今年以来已累计加息225bp。上周五新一期美国就业数据公布,新增非农就业52.8万人,远超25万人的市场预期,失业率在连续4个月保持3.6%不变后,也意外下降至3.5%,表明美国就业市场依旧紧张,经济衰退压力减轻。市场预计美联储或扩大9月的加息幅度至75bp。
8月4日,英国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1.75%,为自1995年以来最大幅加息,也是2008年12月以来的最高利率。自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连续第六次加息,但仍落后于通胀水平。对此,市场预计英国央行将继续在9月议息会议上加息25bp。
与主要国家处在加息进程不同的是,我国的货币政策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为配合财政发力与稳定房地产市场,未来降息并不排除在货币政策工具箱之外。内外货币政策的不同步导致主要期限下的中美利差继续保持倒挂,增加了短期资金流出压力。
此外,从季节效应看,三季度由于企业进入生产旺季,需要增加海外采购,同时部分海外上市企业需要对外分红及利润汇出,通常会形成较强的购汇需求。利用X-12季调模型进行分析,七八九这三个月人民币将分别面对约740、930和680点的季节性贬值压力。
基本面克服不利因素,促人民币汇率显韧性。从7月以来的表现看,尽管面对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人民币汇率约570点的贬值幅度甚至低于季节性因素,充分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强韧性,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与稳健的国际收支是汇率的重要支撑。
在经历了二季度的疫情干扰后,近期我国经济加快复工复产进程,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好转,为人民币汇率提供了良好支撑。
国际收支方面,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我们估算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
从已公布的货物贸易数据来看,7月我国出口3329.6亿美元,同比增长18%,进口2317亿美元,同比增长2.3%;贸易顺差1012.6亿美元,扩大81.5%,创历史新高。我国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1.17万亿元,同比增长18.8%,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RCEP今年正式生效实施,进一步深化了区域经济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合作,为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未来人民币汇率韧性不减。展望下阶段,尽管全球经济在欧美国家加息进程下面临衰退风险,但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足,依旧处在疫情后的复苏周期中,制造业产业链竞争力不断提升,能源和粮食安全边际高,通胀压力相对温和,贸易条件有望改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货物贸易顺差和直接投资保持增长的基本面难以改变,国际收支将基本保持平衡。近期人民币汇率期权隐含波动率和实际波动率均保持较低水平,表明市场对汇率波动的预期相对平稳,人民币汇率韧性不减,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可能。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