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16日讯(记者 黎旅嘉)2023年来,权益市场显著回暖,但新基发行市场却再现冷热不均的现象。本周是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交易周,新基发行市场又有哪些变化?新基发行热情如何?哪些板块机会最受看好?哪些基金经理的产品值得关注?
整体来看,本周新基发行市场较为清淡,5个交易日预计仅有8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8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混合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5只;另有FOF基金1只。
数据来源:Wind
就近两周新发基金的整体情况来看,新基金发行热情虽整体不高,但部分绩优基金经理的产品却仍受到投资者热捧。针对后市,从2023年以来的市场表现来看,业内基于对2023年行情可能的演绎方向判断,仍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本周仅8只新基首发
作为春节假期前最后一个完整交易周,Wind数据却显示,本周5个交易日预计仅有8只新基金发行,涉及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中欧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
从首发时间上看,周一即1月16日为高峰期合计首发5只、周二3只。
从基金投资类型来看,8只预计发行的新基金中,混合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5只;另有FOF基金1只。
一方面,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去年11月以来,市场赚钱效应再度显现,新基金发行市场的确有所回暖,如果A股行情延续,叠加“春季躁动”预期,那么新发情况或将进一步改善,增量资金可期。
不过,在行情震荡走强之际,虽然近两周新基发情热情有所回落,但针对后市,拉长时间看,不少基金公司的新发热情的确已有所明显好转,同时也纷纷派出旗下精兵强将。例如,上周就出现了新年首只爆款基金,由明星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运作股票基金,实现1日售罄的火爆场面,首募规模为19.77亿元。
此前,在谈及港股市场时,丘栋荣就曾表示,即便是经过了过去两个月的反弹,现在的恒生指数如果以PB来算,仍然处于最低的10%的分位数;以PE来算,大概也处于最低的1/4分位数的水平,仍然是一个非常低估的状况。
另一方面,从现有基金的表现来看,在市场整体回暖背景下基金业绩也普遍有所“回血”。其中,在最近市场反弹的三个月来,港股主题基金已力压内地消费基金,成为当红品种,部分明星基金管理的消费基金因成立时间过早,未能涵盖港股仓位,在这波市场反弹中显著落后于港股基金以及具有港股仓位的次新基金产品。
针对后市,站在当前时点,从2023年以来的市场表现以及基于对2023年行情可能的演绎方向判断,多家公募基金均认为2023年A股或将走出震荡向上行情,因而也继续有针对性地看好未来权益类基金的发行态势。
关注春季躁动行情
多家机构预测,2023年权益类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值得期待。进一步来看,2022年,从市场情绪看,无论是成交额回落至5000亿元时的低迷,还是仅高于2012年12月和2019年1月的换手率分位数,都说明前期市场陷入了冰点。随着后续盈利预期切换、流动性环境改善,叠加疫情扰动高峰正在逐步过去,市场情绪有望加速修复。
进一步来看,在经历市场波动后,资金自然趋于谨慎,追逐的对象会偏向拥有良好口碑的基金经理发行的新基金。随着权益市场的升温,预计接下来的发行状态有望好转。
不过,就在不少绩优基金收到资金追捧之际,也仍有一些产品延长募集期甚至募集失败。例如,1月14日,中信建投(601066)基金发布旗下中信建投均衡成长混合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年内首只募集失败的基金至此现身。不难发现,尽管资本市场有所回暖,但要真正打动投资者也并非易事。
那么,2023年行情究竟该如何看待?针对行情中的风格与结构应怎样展望?哪些行业将提供配置机会?近期密集发布的基金四季报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如丘栋荣在四季报中对最近一年多的宏观形势进行了详细复盘,他认为,投资者应从低风险偏好转向积极预期经济弹性。在他看来,当前仅有大盘成长一类的股票还处于中性以上的水平,其他类型的风格基本处于低估值区域,从大盘股到小盘股,从价值股到成长股,均有较好的布局机会。资源、能源类公司、地产、金融等价值股以及港股市场都将是他未来重点关注的领域。
陆彬在四季报中谈到了此前预期的新能源板块估值的快速提升并未如期而至的情况,但他仍然认为这一板块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新能源行业在过去三年经历了高速发展期,中国在新能源产业链上已经涌现了越来越多具备长期优质成长潜力的公司。”陆彬表示,其在2022年三季度初明确提出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中期,如果估值进一步切换到2023年,新能源行业投资将进入中后期。
针对后市,诺安基金也表示,全国多地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叠加元旦及春节出行高峰到来,将持续提振2023年1月线下体验式消费、旅游出行及地产产业链需求,提振内需并带动非食品行业及基建相关工业品价格持续回升。上述背景下,可重点关注:消费等内需修复的结构性机会;信创、产业供应链安全;国有上市公司估值修复等机会。
(责任编辑:冀文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