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美联储会提前启动控通胀政策工具吗?
7月13日美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CPI及核心CPI环比、同比均高于预期及前值,多项数据创新高。
2021-07-15 08:13:44
来源:和讯网  
作者:21世纪经济报道

孙长忠(清华大学全球私募股权研究院研究员)

7月13日美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CPI及核心CPI环比、同比均高于预期及前值,多项数据创新高。6月CPI环比增长0.9%,预期增长0.5%,前值增长0.6%;同比增长5.4%,预期增长4.9%,前值增长5.0%。核心CPI环比增长0.9%,预期增长0.4%,前值0.7%;同比增长4.5%,预期增长4.0%,前值3.8%。其影响因素,当然主要是疫情冲击及之后的经济复苏。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数效应。美国是去年3月中下旬开始受到疫情冲击,4、5、6三个月受冲击最严重,CPI分别为0.3%、0.1%、0.6%。从去年开始,政府不仅采取紧急救助措施,而且救助力度更大、救助面更广、货币增发更多。今年以来,在疫苗接种、疫情缓解、社会放开后,压抑的需求立即释放,消费报复性反弹,于是在去年很低的基数上,价格迅速反弹并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其实质是对前期被压抑消费的部分补偿,反映在数据中就是所谓的“基数效应”。从去年7月的1%,特别是从去年12月和今年1月的1.4%开始,美国CPI逐步上升。因此,今后的基数效应该有所减弱。

其次是供应瓶颈。与以往历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相比,这次疫情冲击有很大的特殊性:引发危机的不是经济、金融系统的内部因素,而是外来意外冲击,且冲击的范围、强度、传导乃至持续时间、恢复速度都不同。有一个提法可能更准确:这次经济恢复其实是重启。当然,重启的速度不同:需求几乎是瞬间的,而供给就相对滞后——停工关闭的工厂、矿山、油井不可能马上开工,运力限制也难以很快缓解。

根据美联储关于核心通胀指数的构成,引发通胀的主要是耐用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其中二手车、居家用品和运动装备的贡献近期超过了4/5。Business Insider公布的美国目前最严重短缺列表包括:计算机芯片、棕榈油、鸡肉、培根和热狗、进口食品及玉米等数十种用品。特别是汽车等诸多产品不可或缺的芯片本来已经短缺,芯片重要生产商日本瑞萨今春又遭工厂火灾,更是雪上加霜,于是新车难买,旧车价涨。

从6月份数据分析,二手车和卡车指数6月份上涨10.5%,连续第三个月大幅上涨,这是二手车和卡车指数有史以来最大的月度增长,其中二手车占上月CPI涨幅的1/3。由于油价在美国CPI中占3%,国际油价居高不下连同国际货运受限及疫情以来房地产价格大涨,都推动了美国CPI的上涨。目前,日本瑞萨车间已逐步恢复生产,其他厂商也在加大产能,芯片短缺在持续数月乃至半年左右有望缓解,而且随着人们更多转向服务消费,其他供应瓶颈也会逐步缓解。

最后是就业问题。疫情冲击之下的大量裁员、失业,一时之间很难复工、补齐,服务消费价格上涨主要就是由于劳动力短缺。分析显示,各种供给瓶颈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个突出因素,特别是低收入工人工资大幅上涨。今年以来,休闲和酒店行业工资已经上涨8.25%,低薪服务业新雇佣工人工资上涨尤甚。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正常年收入低于6万美元的工人现在对工资要求比疫情前高出26%。高盛研究指出,劳动力密集的低工资行业几乎将其全部劳动力成本转移到终端价格,而低端工资每增长1%,会推动核心通胀率上升5至15个基点。

造成劳动力短缺的因素主要有:对疫情的担心、因学校关闭居家照顾孩子及政府失业补贴,还有不少人重新思考、调整职业发展方向,甚至提前退休。到9、10月份,随着失业补贴到期(有些州停发之后就业随之增加)、学生返校特别是疫苗普及,更多人将重新就业;用工方式也在变化,技术更新应用加大,仓库等一些场所机器人上岗增多,人员使用减少。因此,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将逐步缓解。目前,美国雇主提供的就业岗位空缺数和失业人数基本一致,都是90多万(后者多几万),只是匹配结构问题。

美联储去年制定的政策目标是实现一段时间内平均通胀率达到2%左右,认为通胀是暂时性的,容忍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一定程度上高于2%,以补偿此前低于此目标的部分。因此,直到2023年前,货币政策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至少不会加息。但从目前看,作为美联储制定政策重要依据的充分就业数量可能变化:退休人员增多,劳动参与率下降,充分就业标准难免调整,美联储现在开始讨论缩减货币宽松问题,控制通胀的政策工具也可能相应提前启动,主要是减少资产购买,必要时甚至加息。

(作者:孙长忠 编辑:陆跃玲)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